“出征过程中,不仅是查清了晋城发生的惨案,还揪出了身兼数罪的驸马爷。”
“其后,到了北平,更是神勇无比,短短不到数月间,就荡平了印之国的叛乱,挫败了匈奴萨鲁曼的阴谋。”
“至此,哪怕是面对朝廷的诋毁,依旧毫无退缩的,带着少于匈奴几倍不止的北境兵马,与他们进行开战。短短不到半年时间,便解决了我大庆长久以来的隐患以及北境所困扰多年的毒瘤。”
“后而,又与土蕃国签订商业条约,提升了我大庆的商产,此外,女帝国、韩国,有与我大庆,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关系往来,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。”
“如此功绩,何人能够做到,太子之行,当为我大庆第一太子爷!”
听到杨文渊这么说,让他倍感惊诧的是,就见着庆帝的嘴角,忽然微微一扬,这让他忽然有着一种,十分不好的预感。
“如果不是杨大人如此之说的话,朕还没有发现,我儿刘启,居然是这么的优秀。”
“既是如此,那又何必改换新的储君!宣,刘启入殿!”
听到庆帝的这一声高呼,百官倒吸了一口气,杨文渊众人,更是脸色巨变。
此时,就听见门外,忽然传来脚步声。
那阳光照映下,身着黑色龙纹的年轻人,不是太子刘启,又能是何人。
“哈哈哈,谢谢杨大人,如此高赞本王。”
“不好意思,这储君是换不了了,让你们失望了。”
说着,刘启就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阶下,冲着上座的庆帝弯身拱手。
“儿臣刘启,参见父皇!”
是惊惧,也难以置信,杨文渊此时的心绪,十分的复杂,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刘启竟然还活着,而且看状态,似乎是比以前似乎都要好。
“启儿平身,方才大臣们的话,你都听到了吧!”
“儿臣句句入耳。”
“好,那接下来的朝会,就由你,来主持吧!”
“儿臣遵命!”
说完,刘启抬起身子,双手背于身后,忽然将目光落在了杨文渊的身上。
“杨大人,你可知罪?!”
杨文渊身子一颤,装出一副十分茫然惊恐之态。
“殿下,老...老臣不知啊?此话怎讲?”
刘启点了点头。
“哦!本王都忘了,杨大人你老了,你脑子已经开始记不住事了,行,既然如此,那本王就来告诉告诉你。”
说着,高喝一声。
“入殿!”
随即,秦尉、吕良、白启、张德海、以及罗呈,全部走入到大殿之中。
“宣读吧!”
张德海立时,从袖兜中掏出一张纸出来。
在他的口述中,面对着满朝文武,当即宣读了杨文渊数十条的罪证。
其中,不乏包括他的党羽,李寿亭、贾思明、段荫薄等人.....
每每念出的一条,不知情的官员,无不心中骇然,实在难以相信,堂堂大庆的丞相,竟然在私自下,做出了如此多的恶事。
与此同时,杨文渊也是浑身颤栗,他实在是想不明白,太子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,查找到他的这些罪证。
当张德海宣读完以后。刘启缓缓的走到了杨文渊的面前。
“杨大人?你可认罪?”
杨文渊缓缓的抬起了脑袋。
“殿下,这都是污蔑,是污蔑啊!老臣这么多年以来,侍候大庆两代君主,岂能做出这么多的恶行出来。空口无凭,殿下,就算是您想要治罪老臣,也要拿出证据出来吧?”
刘启微微一笑。
“证据是么?好,本王今日,就让你死心!”
说完,殿外就走进来了廷尉张释。
这家伙的出现,让在场的杨文渊一党,全都不寒而栗。
若是没有证据的情况下,这家伙绝对不可能出现的。
果不其然。
在张释的口述中,不仅是指明了多个证人,而且还掌握了多个物证,都能够指明,是李寿亭、贾思明、段荫薄等人,所犯下的累累罪行。
杨文渊听完,哈哈大笑。
“张大人,您所说的这些,与老夫有何干洗?”
他的党羽都傻眼了,没有想到,临了到了这个时候,确实被杨文渊给摆了一道。
如此干脆的,就要与他们脱离干洗。
不过,杨文渊确实有这样的资格,因为在他说过的事情中,从来都没有给自己留下尾巴,都是差人办得事情,就算是掌握证据,也抓不到他的头上。
“杨文渊!行刺太子,你就是主谋,你难道还不承认吗?”
“杨文渊,我们所做的事情,都是受了你的指使,现如今,到了这个时候,你要与我等撇开关系么!”
.....
不等刘启说什么,杨文渊一党的自己人,却是开始内乱了。
可杨文渊的脸皮真是够厚的,哪怕这样,都一口咬定,自己什么都没有做,都是他们私自干的,与自己无关。
“好,杨大人,你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,传下一位证人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