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魏河西一战过后,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等待嬴虔了。
距离刑台山之约,和姬无会决战的日子不远矣。
知道刑台山之约的各国供奉,根本对此事不屑一顾。
他们认为只是普通的拜山,拜山之后姬无会会归还天月剑。
所以此事,他们不太关心。
甚至是姬无会,也都这样认为。
殊不知,嬴驷登上刑台山之日,就是姬无会的死期。
当然,姬无会更没有想到,嬴虔会拿自己开刀。
一切的一切,只等那天到来。
魏国,大梁。
“河西之战我魏国败了,还被秦军斩首十万?”
大胃王高坐在王位之上,盯着左右两边的诸位公卿大夫。
道:“究竟是公孙衍太过厉害,还是公叔痤无能?”
听到这话,魏国太子赫站了出来。
拱手道:“启禀父王,此战终归公孙衍厉害,不是老公叔痤无能。”
话落。
丞相惠施也跟着站了出来,看了一眼太子赫后。
摇摇头,道:“我王!也可以说公叔痤和公孙衍乃是大才,胜败在于用兵之道。”
“虽然败在用兵之道,但是不得不说,公孙衍确实厉害。”
“你们认为?”
听到两人的话,大胃王把问题说给诸多大夫。
“臣等认同!”
以魏上大夫等人,皆是点头认可。
见此,大胃王长叹一口气,望着满朝公卿大夫。
“既然公孙衍如此厉害,为何之前公叔痤不把他介绍出来?”
“简直就是浪费一名大才,还让公孙衍去栽杀嬴驷。”
“栽杀嬴驷不成,还反被秦国挖了去。”
惠施闻言,暗自摇了摇头,给了大胃王一个白眼。
当初不就是你让公叔痤,令公孙衍去栽杀嬴驷了。
这事怪谁,还不是怪你?
惠施一脸无奈,要不是之前大胃王败家过。
现在也导致每次这么败家,魏国如何能衰败到如此地步。
“父王!此事无须再议,只等来年魏国招兵买马之后,再重夺河西!”
大胃王一听,满脸一笑的望着太子赫。
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太子赫如此聪明。
真是魏国的好太子啊。
他有十几个儿子,在众多的儿子中,自己立长子魏申为魏国太子。
如果魏申不死,大胃王也不知道自己立的太子,果然聪明。
不过聪明归聪明。
太子赫一向花天酒地,足足一个败家子。
要不是太子申被齐军斩杀,自己也不知道立哪个儿子为太子。
只好选这个常年在大梁的王子,立为魏国太子。
大胃王心中很无奈,转头看了一眼惠施,就要起身退朝时。
忽然一个寺人,捧着竹简小跑了进来。
“禀报大王,秦国传来情报。”
闻言,大胃王盯着那个寺人。
最终道:“念!”
“嗨!”
寺人打开竹简,朗读道:“大王之子公子魏嗣,在秦为质子多年。”
“前几日知晓河西一战,秦军斩首魏军十万,所以公子嗣为魏国打抱不平。”
“和秦人争吵之时,无意杀害一名秦兵,秦廷震怒。”
原来之前秦国举国同庆之日,公孙衍去到魏国人开的酒楼。
碰到了魏嗣,种种原因下来,这就导致成如今这个局面了。
……
“没了?”大胃王望着那寺人,一脸狐疑。
只见后者摇了摇头,收回竹简。
大胃王摆了摆手,示意那名寺人退下。
随后道:“公子嗣,在秦国为质多少年了?”
“五年!”
丞相惠施拱手一礼,朝着大胃王比划一下手指。
“哎呀,可怜本王的儿啊!”大胃王叹了一口气,接着道:“寡人差点把他给忘了,我的儿啊!”
话落。
站在惠施后面的一位大夫,便走出列。
拱手道:“公子嗣既然在秦国为质,就该守本分而不是妄动,秦国若要追究下来,对我魏国不利!”
说完,一位似乎像是曹少钦的样貌,站了出来。
“上大夫所言甚是,臣赞同。”
说到这里,那似乎是曹少钦的青年,抬头望着大胃王。
“公子嗣哗众取宠,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大王引起对他的关注,同时也危及到魏国。”
“臣认为,公子嗣此举别有用心,请我王责罚,令其交给秦国处理!”
曹少钦将‘我王’两字,咬了死死。
他此举就想让大胃王和太子赫,对魏嗣增加仇恨。
曹少钦受岐山君嬴虔之令,扰乱魏国庙堂,以及魏国王位的交替。
两年来,在魏国拼死拼活,才爬上中大夫的爵位。
毕竟大胃王之后,魏国下一任王位非魏嗣莫手。
所以为了不让魏嗣继承王位,使魏国再次承上中兴的局面。
以及魏嗣立为太子后,还找上公孙衍搞合纵之举。
曹少钦就是借大胃王之手,让秦国搞死魏嗣。
毕竟魏嗣在秦国,秦庙堂没有理由为难一个质子,更别说岐山君嬴虔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