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国的宫墙内外繁花似锦,红英纷扬,似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典铺就锦毯。
鎏金的宫阙在日光下熠熠生辉,檐角铜铃随风轻响,似在诉说着别样的期待。
孙悟空望着眼前的龙辇,火眼金睛映出粼粼车辇上的精美花纹。
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:“师父不必过谦,请与师娘一同登辇,好快些倒换关文,取经西去。”
他心中虽急,却也明白这是必经之程,只盼能速战速决,继续西行之路。
唐僧听闻此言,心乱如麻。
他轻轻扯了扯孙悟空的衣袖,眼眶瞬间湿润,双目垂下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。
千言万语堵在喉头,最终却化为一片沉默。
那沉默里,藏着对取经大业的坚守,也藏着对眼前盛情的不忍辜负。
孙悟空见状,再次劝慰道:“师父莫烦恼,这般好事儿不赶着受用,还想怎的?”
他虽生性跳脱,但此时也看出师父的为难,言语间多了几分耐心与关切。
唐僧无奈地抹了一把眼泪,强挤出一丝笑容,缓缓与女王一同登上龙辇。
那笑容中带着苦涩,似春日里的残雪,转瞬即逝。
随着他们登辇,满朝文武立即奏响礼乐,礼乐声悠扬婉转,却掩不住唐僧心中的波澜。
仪队缓缓调转方向,向着王宫行进,车轮碾过石板路,发出沉闷的声响,也在为这场复杂的情感纠葛叹息。
沙僧挑着行李,沉稳地跟在仪仗之后,扁担在他肩头轻轻晃动,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。
孙悟空则警惕地环顾四周,金箍棒虽未在手,却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。
而猪八戒早已按捺不住,一路小跑,率先冲到五凤楼前,扯开嗓子大嚷大叫:“好自在!好现成!
这个弄不成!这个弄不成!赶快吃了喜酒进亲才是!”
他的叫嚷声打破了礼乐的庄重,引得众人纷纷侧目。
仪仗女官见状,急忙上前奏禀女王:“主公,那个长嘴大耳的老爷在五凤楼前嚷叫着要吃喜酒哩!”
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惊慌,生怕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破坏了盛典的和谐。
辇车上,女王斜倚在唐僧身旁,身上的香氛萦绕,声音温柔婉转:“御弟哥哥,长嘴大耳的是你哪个高徒?”
她眉眼间满是好奇,望着唐僧的眼神中带着丝丝情意。
唐僧微微颔首,答道:“是我二徒弟。
他生得食肠宽大,一生只图个口福肚饱,须得先安排些酒食叫他吃饱才好。”
话语间,既有对徒弟习性的了解,也有化解尴尬的无奈。
女王转头问女官:“光禄寺可安置妥当?”声音中带着上位者的威严。
“早已备好。东阁设有荤素两种宴席。”女官恭敬地回答。
“为何是两种?”女王追问道。
“微臣怕御弟老爷和高徒们平日斋戒吃素惯了,因此安置两种。”女官解释道,言语间尽显周全。
女王又笑吟吟地看向唐僧:“御弟哥哥,你吃荤还是吃素?”眼神中满是期待。
“贫僧一向吃素,不过我那些徒弟们不曾戒酒,可与他们安置些素酒。”
唐僧如实回答,心中却暗自盼着这一切能早日结束。
说话间,辇车已行至端门。
穿过第二道端门,便是宫城正门午门,进去便是金銮殿。
此时,太师上前奏道:“请我王与御弟往东阁赴宴,今日良辰吉日,即可成亲。
待明日天开黄道,再请御弟老爷荣登宝殿,改年更号即可面南称帝。”
太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,却不知这与唐僧的本心背道而驰。
女王与唐僧携手下辇,走进端门,朝着东阁走去。
刚至东阁,早有宫娥奏乐相迎,乐声悦耳动听,似在为这对“新人”庆贺。
进入正堂,只见左首一桌素宴,右首一桌荤席,往下则只有荤席。
孙悟空近前说道:“我师徒一向吃素,且请我师父素斋上座,我兄弟分坐下三席。”
他目光坚定,言语间不容置疑,时刻牢记着此行的目的。
女王端起玉杯,向师徒四人敬酒安席。
待师徒落座,孙悟空朝唐僧丢个眼色,唐僧心领神会,起身回敬女王一杯,也请她入座。
接着,文武群臣一起拜谢皇恩,然后依照品级各自分坐。
随着礼乐声渐歇,宴席正式开始,众人举杯畅饮,欢声笑语回荡在东阁之中。
猪八戒早已忍耐不住,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美食,也不论什么糖糕蒸饭、木耳山药,一股脑儿地往嘴里塞,吃得满嘴流油。
吃饱后,又连喝五六杯素酒,还大声嚷道:“换大杯来!换大杯来!赶紧喝几杯各忙各事去!”
他的吃相惹得众人忍俊不禁,却也无人敢言。
沙僧见状,疑惑地问道:“二哥,放着宴席不吃,忙什么事去?”
猪八戒抹了一把嘴,说道:“将军不下马,各自奔前程!
如今咱们招的招,嫁的嫁,取经的还得去取经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