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晨。
李弘贞已经打包好行李,镖局也已经准备好长途客船,准备前往成都。
结果刚走出家门口,镖师着急忙慌地赶来通知他:
“东家,东家...”
“有位姓徐的老爷,在镖局等您。”
李弘贞一脸懵逼,半晌后才苦笑一声:“来得好,省得大老远去找他。”
一刻钟后。
李弘贞赶到镖局渡口的对岸。
这里有个正在施工的码头,也是整条水泥路的起点。
就见徐元泰身穿一身常服,背着手在水泥地里走来走去,时不时跺脚试一下路面的硬度。
望着已经修到看不见尽头的水泥路,徐元泰联想到未来这样结实又耐用的道路将遍布整个巴蜀大地,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豪之情。
李弘贞来到跟前,作揖行礼:“不知巡抚驾临,有失远迎。”
徐元泰转过身,板着脸道:“李三郎,汝可知罪?”
李弘贞额角垂下冷汗:“不知罪从何来?”
“哼!你身为本官治下子民,捣鼓出这么好的东西,不先献给四川布政司?反而胳膊肘子往外拐,给了李楠那抠搜鬼。你说,你该当何罪?”
李弘贞知道徐元泰在半开玩笑,也就大着胆子回答:
“巡抚如果也能给卑职一座矿山,卑职肯定也会先把水泥先给您。”
徐元泰被他差点气笑了:“曾都事说你小子是个奸商,果然没冤枉你啊。”
李弘贞笑着回道:“回禀大人,曾都事后来改口了,称卑职为儒商。”
“那还不是因为你把水泥给了陕西,你先给咱四川,本官也管你叫儒商。”
“那卑职就把水泥献给大人,也请大人改口吧。”
“哈哈,你小子够识趣。走吧,带本官去看看镖局。”
“是,大人!”
李弘贞领着徐元泰一帮人,上了渡船返回对岸。
南岸的码头上堆放着巴蜀各地的货物,前来托运的大小货船络绎不绝。
工人来来往往搬运着货物,忠州官府的衙役时刻驻守在此维护治安。
商业繁荣的程度,一点也不逊色有着“经济重镇”之称的成都。
徐元泰背着手来到一座由厂房改建过来的大型建筑面前。
对外开放的店铺区域,放着好几台货架,上面陈列着密密麻麻的商品。
有五谷杂粮、瓜果蔬菜、油盐酱醋、洗漱用品、瓜碗瓢盆、衣帽鞋袜...凡是生活相关的,无所不有。
甚至有个胖子还胆大包天的卖起了现宰牛肉。
别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,好大一颗牛头就无法无天的摆在那里。
此举让左右参议直接跳脚,当场就参李弘贞一本。
“岂有此理!”
“徐大人,牛乃农耕重器,却在此处被轻易屠宰,下官认为,定是此人依仗权势肆意妄为,请大人依法处置。”
李弘贞表示很无辜:“几位大人,请看看这是什么牛,再骂我也不迟。”
几个大官打眼一看,那牛头的角又细又尖,头上的毛长得比较稠密,一时看不出是啥品种。
“你倒是说说,这是什么牛?”
“回大人,此乃产自乌斯藏的牦牛,因野性难驯,故而作为肉牛。”
徐元泰问:“那你这牛肉,卖多少钱?”
“一百二十文一斤。”
几位大人倒吸一口凉气,这也卖得太贵了。
目前市面最贵的肉食,一整只鹅才180文钱。
卖肉的胖子非常熟练地磨了磨刀,谄媚笑道:“三位大人,这可是有钱也吃不到的藏牛肉哇!买两斤回去尝尝,包您满意。”
徐元泰仔细打量案板上的牛肉,看起来确实很新鲜。
正准备吩咐随从掏钱。
李弘贞却训斥胖子:“去去去...你个死胖子掉钱眼里了吧,这位大人来做客,岂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?现在给我切个十斤肉,待会送过来。”
胖子忙不迭答应:“是!大哥,我现在就切!”
李弘贞转头准备邀请徐元泰去吃牛肉火锅。
谁知道他却抬腿跨进商铺里面。
进去一看,里边空荡荡的,只有角落处放着好几个落满灰尘的货架。
他对这种浪费空间的行为很不理解,便问李弘贞:
“为何不将此处对外经营?”
李弘贞苦笑:“回禀大人,能扩大规模赚钱,卑职当然想做。只是困于照明技术不过关,不得不缩小经营范围。”
徐元泰虽然没做过生意,但听他这么一说瞬间就明白了。
这里不对外开放的原因,就是因为室内空间太宽敞,以至于采光不足。
第一次见李弘贞的时候,就听他描绘过仓储超市的蓝图。
所以徐元泰很在意这个项目的进展,便问:
“那你所谓的技术难关,难在何处?”
李弘贞小施一礼,说道:“卑职想在屋顶开几个洞,再用琉璃片代替瓦片,这样既能防雨,也能采光。只是卑职也按照这种法子在别的屋子试过了,照射进屋的光柱,并不会扩散照亮别处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用铜镜将光柱折射出去,如此才能照亮整间屋子。可这样一来,就得需要大量的铜镜,从成本考虑,这样实在过于不划算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